|
灌浆料冬季施工要点解读北京十木科技有限公司 1. 冬季施工的确定 当施工现场的昼夜平均气温(最高和最低的气温平均值或当地时间6时、14时及21时,室外气温的平均值)连续3天低于5℃或最低气温低于-3℃时,则灌浆料的施工将按冬施要求进行。 2. 灌浆料不会受冻害的临界强度 在冬季施工时,浇筑后灌浆料的抗压强度值不小于5MPa,方可具有抵御冻害的能力。这也就是说,在强度没有达到5MPa之前,必须做好冬季施工的保温、保湿及养护工作。 3. 灌浆料冬施前应完善的条件 具备的条件就四个字“防寒保温”。防寒指的是:施工场地、施工部位及材料堆放、模板的外保温等。保温指的是:浇筑后的环境、浇筑体的保温措施。做好“防寒保温”是灌浆料冬施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。 4. 冬施时防寒条件的具体要求 防寒的措施与办法有很多种,其目的就是:利用现有的物资,因地制宜,把施工的场地(作业面)、浇筑部位、材料的温度,将其达到10℃左右,这才是具备防寒的条件。 5. 防寒、防风设施是冬施的必备条件 (1) 施工作业面搭建的暖棚、材料的堆放场地、搅拌设备的放置点、浇筑部位的基面,均应在施工前24小时,将其温度提升到10℃左右。 (2) 温水搅拌灌浆料时,一般用60℃温水为宜,严禁使用高于65℃的热水。浇筑时的灌浆料浆体温度(俗称入模温度)要控制在10℃以上,但不得高于35℃。 (3)浇筑体的养护工作在冬施中,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,切不可忽视。 6. 冬施型灌浆料的施工也要做好防寒、防风的应对措施 水泥基灌浆料无论是哪种型号,其水化理论与强度的增长都是一样的,它们都离不开温度和水的依赖关系。之所以称灌浆料具有冬施的特点,就是当它与水结合后,一是:有效地控制冰点,使其灌浆料浆体中水分降低到一定的负温下而不结冰,也就是在一定的负温时间内,不会受到冻害。二是:在较短的时间内能有效地激发水泥强度的增长趋势。但必须清楚地认识到:只要进入冬施时期,无论选用哪种型号的灌浆料,都必须做好防寒、防风的应对措施,且不可忽视。 7. 冬施的养护 (1)浇筑后,立即将裸露的部位进行“防寒保温”,对迎风处要做好避风、 防风的措施。 (2)灌浆料凝结硬化后,一要确保其表面的湿润状态,不得干燥;二要保温 材料覆盖。以达到保温、保湿,有利灌浆料强度提升的目的。 (3)冬季施工的养护,必须在5℃~ 10℃条件下进行,其养护的时间不得少 于14天。 (4)冬施的拆模时间要根据工程部位、结构形状及所受荷载的大小来决定。 在日最低气温为-10℃时,一般拆模时间应大于96小时。 (5)有关冬施的具体做法,详见JGJ104《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》的有关 规定进行。 灌浆料冬施必须牢记:“四个防,两个保” 四个防:防寒、防风、防冻、防止裂缝。 两个保:保温、保湿,加速水泥强度的提升。 8. 做好冬施的筹划,确保施工质量 在满足冬施基础条件的情况下,灌浆料工程的施工,一定要严格控制加水量。另外,冬施的灌浆料不可掺入任何组分的抗冻剂。因为一旦掺入将直接影响灌浆料特定的技术性能,会给工程质量带来严重的隐患。 |